李春生於1838/1/12出生於福建廈門,母林有,父親李德聲是一個在溪邊為人擺渡的人,家境窮苦。他13歲時便和一些孩子在街上叫賣糖果以幫家計,中午時和姐姐送飯去溪邊給父親吃。14歲時巧遇一個來渡船的英商Elles,看上這位聰明但個子不高的少年,起先擬僱他為打雜的工作。可能是這位英商的關係,15歲時他和父親一起在廈門長老會受洗成為基督徒。
他聰明、勤快、又誠實負責,20 歲時便成英商怡記洋行(Elles & Co.)的重要雇員,掌櫃的(經理之意)。和Elles 在一起不久便學會英文,1857年,在他20 歲時,曾到香港去進修英文。因為經商也要和官員及知識份子來往,所以自修中文,特別是文言文。不久在廈門因為搶匪多,外國商埠常遭強劫,而不能營業。Elles 逐將李春生介紹給蘇格蘭商人約翰杜特(John Dodd),在他所設的寶順洋行任職。1866 年也是他26 歲時,已成為寶順洋行的買辦(comprador, 洋商經紀人),那年他和約翰杜特到台灣來找經商的可能性。
到台灣後發現淡水一帶的土地肥沃,將福建泉州的優良茶種,烏龍茶,引到台灣來種。李春生是台灣第一個以獎勵投資的方式,先貸款和茶種給農民種植,並教農人烘焙、製茶作業,交貨時無息的扣掉貸款,農民因得利而勤於生產,使茶業在短期內快速發展。杜聰明博士的著作中稱他為台灣的茶業之父。當時台北總共有十七萬人作茶業工作,可見當時茶葉的外銷生意如何旺盛。他的貸款與收購,充分展現了基督徒的誠實、愛心和信用。那時由台灣外銷的茶葉額款,是全滿清帝國裡的最大宗。陶德博士也特別提到李春生的經商之道,他說當時曾賺大錢的人為數不少,但許多人都因為運作不良而倒閉。李春生卻一枝獨秀,他的作風是無論投資甚麽,一定不會超過資金的三分之一,留下三分之二的本錢作後盾。這樣就不會因為週轉不靈而拖垮本盤……………
火候不足,暫停營業!